作者: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2-01-12 09:42
中國菏澤網消息 (通訊員 劉厚珉)1月9日,單縣徐寨鎮(zhèn)馬寨村志愿服務隊隊長王心雨帶領她的姊妹們再一次行動起來,協助保潔員清理公共場所的角角落落,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其中,讓美麗鄉(xiāng)村更加美麗。
春節(jié)越來越近,徐寨鎮(zhèn)社會志愿者以“一言一行”改變著鄉(xiāng)村大街小巷,同時“扮靚”志愿服務的美麗形象?!拔覀兏傻牟⒉皇谴笫聝?,也都是在得閑的時候干,只要是公益性的,我們就很開心!”王心雨如是說,勿以善小而不為,只要是有利于社會、有利于他人的事兒,無論大與小,她們都愿意干,并且樂在其中。
近年來,單縣在廣大志愿者中倡導“微公益”,彰顯“大形象”,即“舉手之間,善小為之”的公益理念,引導大家從自身做起,從身邊小事做起,奉獻愛心,傳承美德,聚沙成丘,滴水成川,匯聚巨大力量,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深走實走進群眾的心坎。
目前,單縣社會志愿服務組織呈現縣鄉(xiāng)村三級聯動、多部門參與的立體式組織架構,專業(yè)及社會志愿者達到13萬人,惠及群眾百萬人次。自志愿服務資源整合后,專業(yè)化、項目化、陣地化、常態(tài)化的社會志愿服務特征趨于明顯,人文精神品牌越發(fā)閃亮。
單縣堅持因勢利導,鼓勵基層創(chuàng)新志愿服務模式,結合自身實際靈活開展各類服務活動。該縣還圍繞1個品牌,開展N項活動的“1+N”模式,促進志愿服務項目化運作提檔升級。圍繞“健康單縣·善行天下”人文精神品牌,組織開展以“關愛家鄉(xiāng)、關愛他人、關愛社會、關愛自然”為主要內容,涵蓋孝老敬親、綠色環(huán)保、文明出行、扶貧濟困、醫(yī)療保健、法律援助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。眾人拾柴火焰高,“微公益”在單縣已經呈現星火燎原之勢。
單縣志愿者聯合會啟動“611希望工程”,即6名志愿者組成一個小組,1人1天拿出1元錢,1個月積蓄180元錢,湊在一起資助貧困學生,可滿足1名學生1個月的生活所需。目前,“611希望工程”已捐助200多名貧困學生繼續(xù)學業(yè)。
單縣環(huán)保志愿者開展“五進”活動,即志愿服務進學校、進社區(qū)、進企業(yè)、進農村、進旅游景區(qū),引導群眾增強生態(tài)意識,倡導綠色文明,營造“保護環(huán)境,人人有責”的良好氛圍。
時樓鎮(zhèn)曹馬集南村民間文藝志愿者單承恩,以國家級非遺項目落子的說唱藝術形式,巡回全縣講述本村革命烈士楊作磊的故事,令人蕩氣回腸。單承恩說:“講好家鄉(xiāng)故事、講好紅色故事,教育引導群眾在重溫黨史、國史中感受民族力量,賡續(xù)奮斗精神,建功鄉(xiāng)村振興。”
近日,單縣李新莊鎮(zhèn)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在孟樓村開展了以“垃圾可變寶,分類更環(huán)?!睘橹黝}的知識競賽,凡答對的群眾均有小獎品,現場氛圍活躍,村民熱情高漲。
在單縣北城街道活躍著一支“大媽志愿宣傳隊”,她們趁著散步時間宣傳冬季取暖安全常識,針對鰥寡孤獨居民則進門“檢查”,消除隱患。“這樣的事兒不費勁兒,也不費神兒,走著走著、嘮著嘮著,就把安全法規(guī)和常識宣傳出去了?!标犻L白東菊說。
據悉,單縣歷屆評選、推薦、表彰的2000多名模范人物都具備了“微公益”的根本素養(yǎng),“微公益”志愿者成為崇文尚德的踐行者和傳播者,凝聚成推動新時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大力量。
通訊員 劉厚珉